Sp. Pl. 1:14. 1753.
一年生草本,高7-20cm。茎下部匍匐,上部直立,匍匐的部分在节上生根,并在节上生出直立的分枝,分枝无毛或有时在幼枝上有稀疏的腺毛。叶对生,稍肉质,无柄;茎下部叶片倒披针形,茎上部叶片狭长圆形、条形或条状披针形,长1-3cm,宽3-6mm,基部渐狭,半抱茎,边缘全缘或中部以上有疏浅齿,先端钝或近急尖,两面无毛,侧脉每边1-2条。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,长10-15cm,果期延长至20cm;花序梗、花序轴、苞片两面、花梗和花萼均无毛;苞片互生,叶状,与茎上部叶相似,但较小;花梗长0.3-1mm,偶见疏被腺毛;花萼在花期长2-3mm,果期长3-4mm,裂片4,条形、椭圆形或窄长圆形,花期长1.5-2.5mm,果期长2.5-3.5mm,先端钝或近急尖,边缘疏生短腺毛,其余无毛;花冠白色或浅蓝色,辐状,长1-1.5mm,直径约2mm,花冠筒长约0.3mm,檐部具4裂片,裂片长圆形至卵形,长0.7-1.2mm,先端钝,边缘疏生短腺毛;雄蕊2,着生于花冠筒顶端,长约1mm,花药卵形;子房无毛,花柱短,长约0.3mm。蒴果倒心形或宽倒卵形,侧扁,长2-3mm,宽3-4mm,边缘有腺毛,顶端凹缺,宿存花柱长0.2-0.3mm,长不超出凹口,每果约有40粒种子。种子扁长圆形,长约0.8mm,两端凸起,平滑,褐色。花期:3-6月。果期:3-6月。
产地:深圳水库(《深圳植物志》采集队 013627)、莲花山公园(李沛琼等 W07096)。生于潮湿的荒地、路边或水沟旁,海拔50-150m。
分布:原产于北美洲。我国黑龙江、辽宁、吉林、内蒙古、山西、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四川、云南和西藏等地均有归化。朝鲜半岛、日本、蒙古、俄罗斯及欧洲其他国家亦有归化。